濟南保安服務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統一的,這種統一性的實現,需要有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和嚴密有效的監督機制去規范保安企業的利益行為,需要有完善可行的自律機制和企業社會責任及品牌意識的增強來約束它的利益行為。
1、樹立和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品牌意識。
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或經營過程中,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或對社會應盡的義務。企業的社會責任,實際上就是企業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一種內在自律。
保安服務的對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安全需求,非法的安全需求不能提供保安服務。因此保安服務公司需要在對服務對象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嚴防為非法提供服務,成為非法行為的幫兇。
同時,保安服務公司在履行服務合同時要堅持職業道德,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在經營和服務過程中,不摻假,不違章,不留隱患,更不能唯利是圖,把服務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作為企業的經營理念。
2、開展嚴密有效的監督管理工作。
加強監管是實現保安服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的重要手段。法律的制定只是為管理對象制定了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而能否遵守這些行為規范,則還需要嚴密有效的監督機制來保障法律規范的實施。
保安服務涉及社會公共安全,直接關系到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加需要重視對它的監管。目前我國保安員普遍素質偏低、非法保安仍然存在,由保安引發的案件、矛盾和糾紛時有發生。
保安非法搜身、監守自盜、甚至打死打傷業主或顧客等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嚴重影響保安服務業的發展,也嚴重影響保安服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和統一。